近日,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等一系列负面消息震惊世人。这座承载千年佛教文化的圣地,因方丈的种种不当行径,被卷入舆论漩涡,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下的信仰与文化传承问题。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更大维度来看,这其实也是传统文化在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。
信仰商业化的迷失佛教,本以慈悲为怀、普度众生为宗旨,是人们心灵寄托与精神指引的神圣所在。然而,近些年来,部分佛门之地却过度商业化,释永信便是典型。释永信将少林寺打造成商业帝国,涉足文旅、影视、食品等诸多领域。门票价格高涨,寺院关联公司竞拍商业用地,佛门清净地被浓厚的商业气息笼罩。这不仅违背了佛教 “清心寡欲” 的教义,更让大众对佛教信仰产生怀疑。当信仰被利益驱使,人们开始曲解佛的本义,忘却了佛教追求的精神内涵,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。
释永信主持下的少林寺是一个缩影。反观社会,各地兴建寺庙,一面是心灵空虚、信仰危机的信众顶礼膜拜,另一面却是黑心“住持”通过香火钱敛财、欺骗信众,赚的盆满钵满。不仅与佛教的本意背道而驰,而且作奸犯科、触犯国法、泯灭人伦,实在值得反思。希望通过释永信事件,能够对信仰和传统文化弘扬拨乱反正,还百姓一片心灵的净土。
展开剩余59%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,不仅在于技艺、习俗的延续,更在于精神信仰的坚守。但如今,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传承缺失的危机。就像过度商业化的佛教,离经叛道,数典忘祖。这种现象并非个例,一些传统手工艺因缺乏传承人而濒临失传,古老的节日习俗逐渐被简化,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也日益淡薄。长此以往,我们的民族文化根基将变得脆弱。
家史传承的价值在传统文化传承受阻的当下,家史传承显得尤为重要,这是离我们最近、最真实可信的精神文明传承,当千家万户把优秀的精神文化传承下来,就可以汇成正道精神的洪流,推动文明进步生生不息。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史记录着家族的兴衰变迁、先辈的智慧经验以及家族的精神传承。通过家史,我们能了解自己的根,知道从何处来,从而更坚定地走向未来。与迷失的佛教信仰不同,家史传承是真实、具体且充满温情的。它能让我们在家族故事中汲取力量,传承良好家风,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信仰。
国内家史编修领域的开创者银河家史创始人银河老师认为,回忆祖辈们在艰苦岁月中凭借勤劳与坚韧创造美好生活的事迹,能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;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尊老爱幼、诚信友善等品德,能塑造我们的人格。家史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,将家族成员紧密相连,让家族精神得以延续。
释永信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,提醒我们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。在迷茫中,我们应回归家庭,挖掘家史,重拾那份真实可信的精神财富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重建社会信念,让文化信仰得以传承,让社会发展更加稳健。
发布于:北京市金控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